第1080章 鄂克春之战(2/3)
绩相等,但苦难不同,可他们都是第200师的前哨阵地,它的名字叫鄂克春。
鄂克春与皮尤河有所不同。
皮尤河是条河,分东西两岸,只要远征军守住西岸,日军的装甲车,坦克很难发挥作用,没桥,寸步难行。
而鄂克春是一片平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仅凭简易工事,很难扛住日军大炮攻击。
按当时日军战法,进攻前,首前有海军战列舰炮火支援,而且随行军队中还有加浓重炮,山炮,迫击炮等。不仅如此,天上还有飞机轰炸,坦克在行军中也能随时开火,进行炮火支援。
在他们看来,攻打鄂克春这样的前哨阵地,根本用不着步兵去冲锋,只要把这些炮火用足,对方阵地上就不可能有活着的人,步兵上去,检捡漏就成。
本来嘛!前哨阵地就是当做了望、警戒、示警之用,抗击敌人不是主要任务。敌人兵力少时可挡一挡,如果是重兵来了,那就往后撤,交给主力部队。
从这一点上看,在前哨阵地,一般布置的兵力都不多,他们是能扛则扛,扛不住便向主阵地后撤。
然而,现在鄂克春这个前哨阵地的性质变了,不是指挥官硬让他们去阻击,而是这里的守军们非要这样做,不仅要以皮尤河为榜样,而且还要发誓比他们做的更好。
碰到这样的硬骨头精神,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
日军通过侦察机在天上侦察一番后,很快摸清了远征军阵地情况,从而得出结论,这个前哨阵地人员不多,完全可以一次冲击便可拿下。
有了上次教训,日军还是加了小心,引起重视,没敢轻敌。
10分钟炮火准备之后,鄂克春前哨阵地狼烟四起,阵地土崩瓦解,远远看上去,新修的工事不复存大。
随后,一辆装甲车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几十名日军。
到了有效射程之后,浮土中突然钻出很多远征军士兵来,二话不说,朝着进攻的日军便是一阵猛打。
日军装甲车不服,自以为我是铁壳子,你能奈我何。它一边往前行驶,掩护步兵进攻,一边朝着远征军士兵,用机枪狠狠地扫射。
连着有几名远征军士兵都死在了装甲车的机枪下。
远征军很快明白一个道理,不消灭这铁壳子,不仅挡不住日军,还要死很多人。
于是便有两个远征军士兵抱着炸药包冲了上去。
按说,远征军基本上是美式装备,怎么会没有重火力,又怎么能没有反坦克炮呢!
有是有,但不在这。一是数量少,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不想在这里成为防卫重点。
谁都没想到,战场上情况变化太快,不是预想中的那样,形势发展到哪说哪,有什么条件就解决什么问题。
没有坦克炮就不打坦克了吗!自然不是,如果你不打它,它会打你。你不打死他,他就要打死你。
对于这一点,每一个战场上的亲历者都再明白不过。
所以,他们没时间考虑反坦克的问题了,有什么用什么,于是便抱着炸药包冲了上来。
这种打法,在中国的许多抗日战场上日军见识过,可自从来到缅甸后,他们没遇到过,可能是原先碰到过,现在忘了,不知道在缅甸也有人敢用这个招数。
突击之下,装甲车真的被炸药包送上了天。
细节就不多讲了,总之,第一个冲锋,日军被击退。
日军有点恼,不就是一个前哨阵地嘛,怎么这么难打,还真不信邪了。
于是,日军再次开始炮击,把原先使用过的战法再来一次。然后又有步兵进攻,反复折腾。
由此开始,鄂克春这个前哨阵地受到了日军的连续猛攻,接连不断的炮火打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