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史之结局(1/3)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
沈妙容秘密派遣一直跟着伺候他的太监蒋公公,让他去通知韩子高的副将张安国。
让张安国据城反叛,领兵来保护皇帝,以此来铲除陈顼。
张安国接到了太后密旨,并且他跟随韩子高多年,原本韩子高被判为谋反罪他就心怀不满,此时联合韩子高的几个副将,几人痛哭立誓道:“誓要与韩将军报仇!”
公元568 年秋,张安国等韩子高的副将们起兵五千,杀至建康城外。陈顼却早有防备,他宫中眼线甚多,在调离了茂儿之后,他更是派人时时刻刻地盯着太后沈妙容和皇帝陈伯宗的动向,所以,张安国等起事,却早就被他得知。
他军权在握,率领自己的亲信两万余人据城,将张安国等拒于城外。
张安国等驰马立于城外,指着陈顼大骂:“陈顼!当年我大将军军功巨伟,屡次上阵杀敌,保我大陈江山!你是个什么东西,不是先皇和大将军,你还在北周做质!你不思感恩,却想要谋我圣上之位!陷大将军于不义!我大将军军权在握,若是他想谋反,早就反了,如何还容你这等无耻人猖狂!你狼子野心,想要谋朝篡位,不要以为天下人不知,我等誓为韩将军等报仇雪恨!”
催马上前,却被乱箭射回。
陈顼听到他提到韩子高,那是自己心中最痛之处,他早就痛极生恨。歇斯底里大叫:“有谁杀了张安国者,连升三级,赏银千两!”
军队对峙了五日五夜,张安国等终因寡不敌众,众将皆战死,士兵大部分也皆战死,少数无可奈何,只好降了。
陈顼命将张安国等头颅悬于城墙之上,震慑众人。
事情传到皇宫,沈妙容听到大哭:韩子高、华皎、张安国等都死去了。恐怕茂儿、宗儿皆性命不保!
蒋公公等跪地大哭:“太后莫要惊慌!恐怕陈顼那逆贼将要查到宫中。老奴等不愿意连累太后和皇上,自愿赴死!”
拿出来准备好的毒酒,将所有的知情的宫女太监等都毒死了,自己也服毒自杀!
沈妙容呆呆地坐在那空荡荡的皇宫之内。一颗心被巨大的悲哀击的完全麻木了-----悔不当初!为何没能好好教育宗儿!为何没能救得韩将军性命!
她终于哭道:“先皇!韩将军!臣妾有负重托。有何脸面去九泉下相见?!”
她突然想到了一事:宗儿是太后之外孙。有必要让太皇太后知晓此事,也许太皇太后还能救得宗儿性命,保住宗儿之皇位!
她擦干眼泪。梳妆之后,想要去见太皇太后,不料刚刚走出殿中,被一群侍卫来到,接着侍卫们皆亮剑道:“奉太皇太后懿旨!太后不得出宫半步!”
她大叫道:“哀家乃太后,有话要找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有旨:太后失德!宫中数十太监宫女不明不白死去,太后不得离宫!”
沈妙容颓然,大叫:“哀家身为太后,有权处死宫中太监宫女,太皇太后怎能软禁哀家?!”
众侍卫皆不答,却持刀站立两侧,不允许她出宫。
沈妙容抬眼看去,这些侍卫们皆是陈顼早就安排进来的,早在韩子高去前,原本安排了赵大虎等人入宫保护皇帝,岂料宗儿一道圣旨,将赵大虎等皆调至原大将军府,换上了陈顼带进来的侍卫。
她暗恨自己糊涂,所谓养不教,父(母)之过,当年自己和先皇都觉得宗儿幼,只对他宠爱有加,不知善加教导,导致他好坏不分,一步错,步步错。
然而时至今日,一切悔之晚矣!她被软禁于自己宫中,再无回天之力!她也见不到太皇太后,一切的一切都晚了!
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