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九章 深谋远虑(2/3)



当真有世事如棋的感觉。

“柳***,我敬您一杯!”

在南方会所最豪华的包厢里,赵先觉站起身来,双手端着酒杯,很恭敬地说道,脸上的感激之色,恰到好处。

柳俊微笑着和他干了一杯。

昨天听了魏宁生的话,赵先觉心里当真是百味杂陈。尽管这还只是“小道消息”,中组部尚未对他进行正式的考察,但赵先觉很清楚,此事已经定了,不会再有变动。涉及到一省之长的任用,柳俊和魏宁生岂能信口开河。

所谓江友信亲自向中央“点名要人”,也就是个由头罢了。如果没有柳俊的***,江友信怎能知道他赵先觉有本事?

柳俊与江友信可是郎舅至亲。

应该说,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动,赵先觉心中是有喜有忧。在此之前,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去益东省。作为本土籍干部的旗标人物之一,赵先觉一直将自己的目标定在d省省长这个职务之上。而且根据情势分析,他胜出的几率极大。这些年来,由本土籍干部出任省长,已经成为d省的惯例。相比之下,益东省的经济实在落后了些。虽然经过江友信的治理,近几年益东省有长足的进步,但奈何底子太差,与d省自然全无任何可比性。如果纯粹站在经济建设的立场上,赵先觉宁愿继续呆在南方市不挪窝。

当然,到了他如今的层级,首先就要站在***的立场上看问题。任何工作均是为***服务的。他如果想要出任d省省长,就算一切顺利,至少也得在两年多之后,魏宁生任期届满,才有可能***。如今转任益东省,等于提前两年多上到了省长职务。而且益东的底子是差些,但底子差也有底子差的好处,一穷二白容易规划,略有进步就能看得出来。而南方市和d省就不一样了,基数太庞大,想要在魏宁生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真谈何容易。

赵先觉今年已经年满五十七周岁,现在就上省长和两年之后上省长,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两年之后接魏宁生的班,一届之后就退了。但现在去益东省就任省长,两年之后,如果江友信离开益东省,他就有很大希望顺序***。

在国内的现行体制之下,省长与省委***的区别是很大的。

根据江友信的情况来分析,两年后换届,离开益东几乎是肯定的。作为严柳系新生代最年长的高级干部,江友信不可能在益东省终老,还有很大的上行空间。两年后,无论资历还是政绩,都足够了!

想明白了这中间的关节,赵先觉对柳俊益发恭谨起来。

无疑,这是柳俊将一个巨大的机缘摆到了他的面前,正式请他登上严柳系的大船。或许他不能成为严柳系最核心的中坚力量,但成为重要成员却完全可以。省委***这个职务,是任何***集团都要极力争取的。

说起来,赵先觉不能不佩服柳俊掌控大局的能力。

将他赵先觉送出d省,至少能够达成两个很大的目标。其一自然是收获了他的“拥戴”,为严柳系增添一员干将。类似他赵先觉这样资历和能力的d省干部,可不多见。由他出任益东省长,较之严柳系提拔其他干部,更能在高层获得通过。

益东省的经济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嘛。

为了自身的前程计,赵先觉今后只能紧跟严柳系和柳俊的步伐。

同时,赵先觉离开d省,也为谭其功顺势上位“扫清了障碍”。谭其功年轻,有能力,出任常务副省长完全合适。唯一有点“不妥”的就是谭其功不是本土籍贯的干部,似乎有违d省省长任命的“惯例”。

而这可能正好是柳俊的目的。将谭其功提起来,两年之后接魏宁生的班,就打破了这个“惯例”,从此之后,d省的***格局也就和全国其他省份的***格局一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