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藏龙卧虎的译制片厂(3/4)

三个披着麻袋、赤着脚的小家伙,紧紧的围着一只烤红薯的炉子取暖。

其中两个孩子被冻的直跳脚,而另一个则趴在雪地上使劲吹着炉底的火苗。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贫穷的画家呆呆的看着三个孩子。

一声叹息后,本身也寄人篱下的张乐平,只能默默的离开了。

躺在朋友家的沙发上,一夜未眠的张乐平在第二天一早便出了门。

再次路过那条弄堂时,震惊的发现昨晚见到了其中两个孩子,已经冻死在了炉子的跟前。

早已熄灭的炉膛里,依然放着两孩子的两双小手。

当场忍不住痛哭的张乐平,被这幕深深刺激到了。

他当即决定加入呐喊的行列。

身为画家的他,回去后便换上了一身破衣烂衫,走上街头和流浪儿童混在了一起。

和他们交朋友,听他们讲身世。

哪里是旧上海最脏乱差的地方,哪里便有他们的身影。

不久后的《大公报》上,便出现了一组组以流浪儿童为原型的《三毛流浪记》漫画连载。

这组以幽默方式,揭露社会丑陋的漫画,立刻吸引了大批读者的目光。

一时间,流浪儿童的悲催遭遇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雪片般的读者来信,纷纷寄向了《大公报》。

随信寄来的,还有大量的衣物、食品、玩家、医药……

而宋庆铃与张乐平联合举办的“三毛乐园”漫画展,也为这些流浪儿童征集了数目可观的募捐。

1948年,浦江昆仑影业决定将《三毛流浪记》搬上大银幕。

拍摄期间,不断收到恐吓电话和信件的剧组,却拍得精心敬业。

“《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

江山兴奋的说道:“其实就是一场众星捧月的电影。”

其他三位正听着忧伤的时候,却发现了江山笑了起来。

古铮铮:“众星捧月,这话怎么说?”

“这电影里不是有一场收养三毛家庭的豪门宴请嘛,剧组在当时不但布置了富丽堂皇的场面,

还请来了一帮大明星为宴会助阵,上海滩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来跑龙套了。

自备服装、自备饰品,怎么炫富怎么穿。宗旨就一个,一定要展现出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导,这些明星全都是免费来给小三毛助阵的。

其目的,就是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流浪儿童的问题。”

“我想起来了,”胡啸道:“这场戏里好像还有孙道临和吴茵。”

古铮铮点了点头:“我也想起来了,难怪在宴会上哪哪都是熟面孔,原来都是在响应号召啊!”

“全明星阵容,”陈佩丝在脑海里酝酿了一番:“这样拍出来的电影,群众能不爱看嘛!”

胡啸笑了:“可不,所谓专业的看门道,业余的看热闹,人民群众可不就图个热闹嘛!”

古铮铮心头一动:“更别说是……明星们的热闹了!”

在他的目光带领下,台下的几位缓缓看向了舞台。

江山第一个做出了反应。

啪啪啪~拍拍手后,跳上了舞台:“各位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在李老师的琴声中,再次高歌一曲吧!”

一声口号喊出后,甭管自己是多大岁数,都精神抖擞的挺起了胸膛。

一段轻快的前奏响起后,熟悉的旋律再次唱响了舞台……

这一次,别提有多动听了。

台下跟着哼哼的二位领导,面带微笑、眼含星光。

一边乐呵的拍着大腿,一边慈祥的看着江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