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治国奏折(2/3)
来的大安。”
那时,他杨宏德都不知道在不在了,即使他真的延年益寿,大安真的再现盛世,也有太多变数。
他没有耐心等那么长时间。
“是,皇上。”
“臣,恭送皇上。”
李元躬身送皇上前往奉先殿后,弯腰捡起摔破的折子,转身朝宫门走去。
阳光照在李元的身上,他却似感觉不到一丝光亮,双目看向两侧高高的红墙宫门,四周低头走路的宫女太监。
只觉的这座皇宫像一座盖上黑布的大铁笼,遮住里面人的双眼,双耳,看不到外面真实的世界,亦听不到外面之人想救他们出去的心。
“王爷,请上马车。”
侍卫声音从宫门口传来。
李元转眸,见一位身穿绛紫蟒袍的中年男人,站在一辆装饰低调的马车旁,弯腰正欲进去。
李元皱眉,绛紫蟒袍,难道时刚刚祭拜完太后的八王爷?
但若真是八王爷,怎么乘坐如此低调的马车?
李元朝那深蓝素帘,无花纹无装饰,比之富商乘坐的马车还朴素的车架,不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呼……”
一阵急风吹来,李元手中摔破折子的纸张忽的飞走,在半空转了几个璇之后,落到了绛紫蟒袍的男人脚边。
男人微愣,随即捡起纸张,打开看去。
李元见此,慌忙走过去,请罪道:“下官翰林院修撰李元,扰王爷安宁……”
李停顿踌躇片刻,大胆道:“请八王爷恕罪。”
“嗯。”浅浅的回应之声从头顶传来。
李元猜测得到证实。
真的是捐资十万两赈灾,却没露面邀功的八王爷。
“国家贫困,百姓饥饿,表面是战事造成百姓无家可归,无田可种,但战事已过近两年,百姓依然无米饱腹,灾民不见减少反到日益增加,可见战事并不是使大安贫,百姓饿的根本原因。”
八王爷杨晋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李元心中一动,道:“下官的策略不堪卒读,王爷见笑。”
“不堪卒读?”
八王爷皱眉,双眸从手中纸张移到李元身上。
“李修撰过五关斩六将,击败众多学子,成为状元郎,不该对自己的能力这么不自信。”
李元苦笑,原本是很自信,但出了御书房那道门,只剩悲凉了。???.iuai.om
“大安现在问题是无生产力,百姓之所以苦,一是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二是徭役赋税压弯了民众的脊梁。”
长长甬道的宫门前,很少有人经过。
杨晋似乎对落在他脚边的治国策略很感兴趣,眼睛都不舍挪一下。
李元对此,心情却非常复杂,他不知道被皇帝否认,自己花了无数个深夜写出来的治国策文,到底好不好。
“富国,富民的唯一之路,是使天下百姓创造的劳动力去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减税,均田,水利,市易,均输……”
杨晋合上纸张,抬眼看向对面微微垂头的李元,问:“地质不同,土地优劣不同,如何均田,又如何让百姓公正平分?”
李元微垂的双眸顷刻注满波光,抬头看向八王爷杨晋,道:“土地可分为五等……”
杨晋抬手打住李元。
“你这篇治国策文关系着大安的未来,百姓的未来,不知李状元是否愿意对本王细细讲来?”
细细讲来?
李元握拳,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双眸波光闪烁,如细碎钻石,精亮又激动。
“下官愿意为王爷详解。”
“好。”
杨晋不在多言,转身坐进马车里面,看外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