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拜见(1/2)
夜幕低垂,月明星稀。
身穿铠甲,头发高高束起,面色略有脏污的上官雅从训练场回到自己的营房。
“咚。”
放下镶玉剑,脱去沉重的铠甲,上官雅去屏风隔出来的简易盥洗室洗了把脸,简单擦拭一遍身子,换了一身轻盈长袍出来。
已过子时的军营十分安静,四周静悄悄的。
上官雅坐在窗边案几后的简易木凳上,看了看窗外挂在天幕上的一弯明月,低头打开桌上的红木锦盒,拿出里面的将军和侠女面人,温和浅笑。
营地的生活很苦,水源有限,不能如京中贵女那般舒舒服服的沐浴,一天三换衣衫。
可上官雅觉得这里很好,每日练兵作战亦不觉得苦。
她想,大概是心里宁静的原因。
军营比皇宫,京城富贵圈子要纯粹,她作为上官家的血脉,应该为这里效力,也让他能放心。
上官雅抚摸将军面人的脸庞,希望再见时,他能像之前在隆通一样,自由散漫,不必活在别人的监视下。
皇宫,被同一片夜空,同一弯明月照耀的榭璍宫,杨璃睡了几个时辰就睡不着了。
翻了几个身后,杨璃掀开被子下榻,走到挂着兔子花灯的窗边。
夜风将花灯吹得摇曳。
杨璃伸手去摸花灯上面的兔耳朵,满心温柔。
从万军之中救回她的将军,也会做这等小女儿家喜欢的东西。
她的英雄,无所不能。
月光照在少女面庞上,像是一层薄薄的轻纱,温柔细致抚摸着女孩充满柔情的笑脸。
这是杨璃十几年的人生里,难得拥有的温暖。
天幕随着月亮的移动,慢慢变的昏暗,乳白,直至和太阳完全交替换位,夜退日出,明亮和风。
静谧的安京城又恢复了每日喧嚣,人来人往的繁华大街,匆匆走过的行人看那曾经门庭若市的胭脂坊,如今只剩半座前楼,大门紧闭,宾客全无,不免有些唏嘘。
要说最近安京城让人津津乐道的几件大事,除了朝廷官员富商赈灾湖州外,就是胭脂坊被烧,里面文采出众的姑娘仆人们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不知去向。
官府查了月余,都没有查出原因,成为一宗悬案。
在一件就是胭脂坊被烧当日,一位不知姓名的年轻公子诗作流传开来在,震人心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胭脂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台犹唱后庭花。”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字字珠玑,句句嘲讽,凡是听闻此诗作的百姓无一不拍手叫好,引得无数文人雅士模仿,却无一人超越。
可惜如此可流传千古的佳作,却没人知道是何人所做。
那位年轻公子就如同是胭脂坊消失的姑娘一般,没人知道他是谁。
有然说他是富商之子,家缠万贯,还有人说他只是末流小官,因官场不得志,才做出如此震撼人心的佳作。
最离谱是,还有人传他是殿试落榜,捐银十万两赈灾湖州,得以升至六品修撰的丁野。
据说是一位救火小兵,从大理寺少卿乌昂哪里听来的。
对于这版传闻,信的人很少,谁都知道乌昂是出了名的冷厉寡言,怎么会突然说这些与他无关的事。
定是那小兵听错了,殿试都没过的丁野,怎么可能做出如此佳作。
对于丁野的种种传闻,坊间倒是传的乐此不疲。
皇宫司礼监,提到丁野确是一片阴云。
“啪。”
“谁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