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换帅(3/6)

营行动迅速,东江军就很难集中兵力予以围攻;但是一旦等长青营行动缓慢下来,东江军调遣部队进行抵抗就从容了许多。

“今天这仗许将军又是这招吗?”三十八团的团长感觉易猛这句话提醒了他。

大家想想觉得还真有点这个意思,一开始军部的通报完全是一团乱麻,易猛他们知道自己得到的还是简报,而这些间报就让旁观的公仆师指挥官们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可想而知赵宁当时的指挥压力会有多么大。

“所以我们也要这样,”易猛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虚晃一枪突然向东突围,许将军一定大吃一惊,绝不会想到我们竟然敢直扑高淳,此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等过了高淳后许将军可能还要花上些时候确认我们确实是向东去了,这总要花他个一天半天吧?等许将军明白过来以后,我们已经过了高淳了,然后一路急行军。就算许将军一天后出发,他总得留下一万兵力打扫战场,北面的顺军还没有到,他多半会平行向西堵截我们的南返的退路,可是我们偏偏不返回……”

说道此处绝大部分人都已经赞同易猛的意见,出乎意料的许平最多只能让淳化附近的兵马稍微拦截一下,而这时明军还可以再次出乎他意料地北上,如此一定能摆脱顺军追击,就是顺军相围追堵截,也会因为明军行动迅速而不能随时得到准确的情报。

仅有的一、两个反对者还不同意的理由是:向西突围是第七军的命令。有些话他们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易猛也能理解,那就是如果向西突围遭到惨重损失,第十三师师部是没有责任的,他们只是在执行军令;而如果向东突围并且失败的话,那公仆师就要自行承担战败的责任,甚至不需要全军覆灭,只要部队伤亡惨重,易猛就难免会受到非议。最后的反对派不好把这种理由说出口,就说什么李军长更有战场经验,而且军部的参谋们都是救火营的骨干(这个是事实,担心许平主力在北面的王启年为了安全起见把救火营的旧部都带去第七军军部了,除了这些救火营的高参外,李军长身边还有不少是来自新军泰山营的精英。)

“别跟我提那些家伙!”易猛伸出手不屑地在空中摆动了下,虽然没有得到全部的简报,不过今天发生在南方的战事大略公仆师还是知道的,先是吉星辉然后是王启年临阵脱逃,这种举动让易猛等军校生倒尽了胃口,连带对这些人教授的知识都变得怀疑起来。之前这批刚出军校的军官也曾听说前几个军的不少指挥官都是长腿将军,安庆之战数万士兵被俘,但除了赵慢熊等少数几个师、团长,其他将官几乎都毫发无伤地逃回来了。但以前只是听说,易猛这批公仆师的军校生还没有太深切的体会,今天他们可是有了切肤之痛:“在军校的时候我读的是许将军的书,许将军说过要是深信命令是不对的就不该执行,不能让自己成为毁灭己方军队的凶手。要是军座最后一条命令是解除我的指挥权的话,那向哪里突围与我无关,但只要我还是公仆师的师长,部队就要向东杀出一条血路。”

……

刘宗敏接管了顺军南路军的指挥权后,迅速把许平的参谋们招来了解之前的顺军具体部署,这种工作让刘宗敏感到有些不适应,之前和许平出征时从来都只是让刘宗敏负责骑兵事宜,他从未肩负过统筹全军的任务。

而且许平也没有把他全部的思路都和刘宗敏一一介绍过,因此他只能和许平的参谋们研究,通过这些参谋的介绍刘宗敏发现许平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北线的南明第十三镇上,而且狙击营已经奉命向西进发,准备阻击可能逃窜的南明军。

了解这一点后刘宗敏就急忙派人去询问狙击营的第十六步兵翼是否已经部署到位,同时下令第十五步兵翼也向前靠拢,以防被明军抽空突围,同时刘宗敏还马上把第一骑兵营派去西方,对明军的退路严防死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