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一百个铜板(2/2)
官一举成擒!” 他脸上露出了一抹遗憾之色,道:“此人被抓之后,被处以凌迟酷刑,但在他手中,却有几十人丧命过,其中还有七个是黄花大闺女,被他先奸后杀啊……” “从那时起,下官就决心,要还冀州百姓一个公道,五年来夙兴夜寐,勤理讼狱之事,冀州终于太平了很多,每年讼狱之事,大幅下降。” 李凡点点头,也正是因为讼狱之事的减少,孙立臣才得到入京述职的机会。 而此刻,孙立臣的答案,也堪称官场的范文了。 简短的一件案子中,把自己的能力和对朝廷的忠心都侧面表现了出来。 “孙大人的确是国之栋梁,法家拂士。” 李凡称赞了一句,忽而道:“孙大人,在冀州,一百个铜板银子能买到什么?” 孙立臣闻言,顿时懵了。 李凡这是什么问题? 一百个铜板? 孙立臣思索起来,这,他还真的不清楚…… 他知道一栋大宅子需要五六千两。 一块美玉价值数百两。 还知道纳一房小妾,需要二千两。 吃一桌酒菜,需要十来两。 但一百个铜板…… 他的确不知道可以买到什么。 甚至,他根本未曾用过铜板。 他眼中闪过了惊疑之色,不清楚李凡的意图,不敢随意作答,只好道:“下官不知。” 不知。 李凡点点头,道:“孙大人可以离去了,辛苦了。”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孙立臣眼中的疑惑却还是不减,反而更加浓郁,只是李凡已经发话,他也不敢多问,当即一拱手,道:“下官告辞。” 说完转身离去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李凡却是扫了一眼手边的记录。 “上任五年来,刑狱要案自起初每年百起,降至每年三十余起,刑部核准重刑十三起。” “注:其中,几乎所判刑罚者,均为平民,大族、官员涉案极少。” “注:上报重刑十三起中,一起为偷窃案。案情为一九岁女童,前后多次偷盗大族张氏,累计铜钱一百,按律断其双手(此案或有隐情)。” 这记录,是李凡这半个月来,废寝忘食地翻阅刑部的卷宗,从中梳理出来,自己写下的。 从这些卷宗之中,大致上能够看出,各州发生的诉讼公案等,都侧重于什么领域、涉及到什么人。 当今天下,扬州临川郡的情形,早就已经是常态,所以李凡很想找找,那些敢于触碰大族利益的人。 很显然,从现在来看,孙立臣并不是。 实际上,李凡甚至还有疑惑:在大族和百姓之间,矛盾已经如此突出的今日,冀州是怎么做到,刑狱之事大幅下降的? 冀州那么和谐么? 而最后一个问题,孙立臣的答案更让李凡失望。 很难想象,一个连一百个铜板能买到什么都不清楚的司丞,却因为一个女孩偷窃了大族的一百文钱,而让女童付出了双手的代价! 所以他特意在记录中标注了:此案或有隐情。 这些事情,或许只有等探云者们回来,才有结果。 今日的了解,能看到一些东西,但一定看不到全貌,所以,李凡不会妄下决断,实地查访的,才是最真实的。 李凡微微一叹,将冀州的记录放在了一边,下一分记录,是关于青州的。 “请青州直隶府刑狱司司丞张华来吧。” 李凡开口。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