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北水城(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李凡上前启奏,百官都是朝着他看了过去。 这是李凡入京以来,第一次以朝廷大臣的身份参与朝会。 作为如今处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他的政见,更是牵扯着世人的目光。 建业大帝看向李凡,道:“所为何事?” 李凡道:“今外则强敌环伺,内则吏治不清,故臣敢请圣上,设监察司直辖天下,以察天下官吏,以听黎庶之声。” “同时,请圣上更易官员选拔之策略,听民意、察民情,每逢擢升提拔,一概实地查访。” 百官都是瞬间一凛。 李凡殿试之时,在朝堂上说的二策,犹然在耳。 上一次,他的二策虽然语出惊人,令世人侧目,但是当时,他终究只是一个举子。 他的建议还远远达到没有纳入朝政讨论的范畴。 而如今,李凡乃是以一个正二品大员的身份上奏,这性质就不一样了。 “果然如此……这小子……” 吏部尚书龚巨仁心中一凛,就在昨夜,长孙府那边给了消息,知会他,那封公函的真正用意,并且预言李凡在下一步会直接上奏皇帝。 李凡再狠,也只是一个官员而已,他的意见、想法,只有得到天子的首肯,成为政令,才真正地影响到这个帝国。 建业大帝挥挥手,乔白眉走了下去,从李凡的手中,将奏折取了,双手奉给建业大帝。 建业大帝接过,默然着。 朝堂之上,都是安静地等待着。 许久之后,建业大帝终于看完了,他抬眼,道:“李爱卿之论,百官可有异议?” 百官都是面面相觑。 不少官员欲言又止。 让他们支持李凡?保持沉默?那不可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和李凡从来都是站在对立的战线上。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但是,直接反对的话……能站在这里的,都是人精了,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 ——建业大帝那么大的气魄,把李凡和他的门生推到了朝廷重要位置上,就是因为李凡的策论打动了他。 明知道建业大帝赞同李凡,此刻还直接跳出来反对。 那就很不明智了。 “臣同意李大人的意见!” 这个时候,却是龚巨仁站了出来,他开口道: “不过,臣以为,此事应徐徐图之,正如李大人所说,今外敌环伺,恰恰因为如此,朝局不能禁受大动荡啊!” “若一时间风声鹤唳地进行改革,恐怕朝野难以适应……更会给了胡人可趁之机!” 没有直接反对,而是侧面地拖延。 这,也算是朝野上惯用的战术了。 当皇帝有什么无法阻拦的想法,而百官又深觉不可的时候,他们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推三阻四。 缓兵之计。 一缓二缓三缓的,缓着缓着就缓没了。 “朝野之间难以适应?恐怕是诸位大人难以适应吧?” 李凡却是冷笑着开口:“如今大羲国内弊丛生,宛如一个身体发虚生病的病人,如今和平还好,若是战事一起,恐怕国难将重演!” ”若不革新吏治,在百姓眼中,朝廷和敌人又有什么区别?外敌是敌,内敌也是敌,他们会为保护大羲血战么?上下同心,则战无不胜,上下龃龉,则每战必败!请圣上三思。” 他说的很直接,百官脸色都是十分难看。 “圣上,” 这个时候,护国大将军赵南堂也是开口,道:“臣觉得,李凡所说切中要害,若外敌来临,而帝国人心不齐,实为大害!” “昔年‘北水城之事’,历历在目,圣上,不可不鉴啊!” 赵南堂之言,更是令场中无数人色变。,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北水城之事,在场的无人不知,谁也不会忘记。 ——二十余年前,时任大将军的长孙连城,率领大军屯驻北水城,当时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