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过客(1/2)
金山为上海最远的一个卫星城,也是上海地区最角落的一块土地,其位于中国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地处黄浦江上游的金山,东与奉贤接壤、北与松江、青浦为邻,西与浙江的平湖、嘉善交界。
金山有着“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架,“两横”指莘奉金高速公路和亭枫高速公路,“三纵”则指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和嘉金高速公路,这使得区域的交通拥有了质的飞跃。
可,又在金山的正东远郊,一个靠近铁路公路,彼临杭州湾东海,却又没有来得及被开发的地方,创立了一座宽达两个半飞机场那么大的学院。
这座学院正门前有一条双向八车道的沥青公路,径直如笔,至于后门,又建有一个学院专属的码头,足以眺望杭州湾,甚至东海。
学院的大门门口装有一个电动闸门,分为左右双向,每向宽达十二米,中间又用一块七米长的方解石隔开,乳白色的方解石上有着一串天蓝色铁漆雕刻的炫丽英文单词——“thirteen”,整个大门宽居然约三十米,与正前方双向八车道的公路相适应,容许八辆车同时进出,犹如皇宫般,高傲霸气,富丽繁华。
在大门右侧,还立有一条巨大的钢柱,柱子长两米,宽两米,高十二米,相当于四层楼的高度,这条柱子的高端设计有“十三学院”四个大字,字体为行楷,还装有霓虹灯效果,真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
叶临轻步在校园中,清晨那淡淡的微曦似金粉般洒向高高的教学楼,洒向宽宽的体育场,洒向这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得不让人想起一个成语——天上人间。
整个校园全部用钢筋水泥加玻璃幕墙灌注而成,充满着浓浓的现代化建筑气息,高楼间又有空中云梯相通,完美的将所有建筑相接起来,格调统一,浑然一体,也不知道出自哪位设计名家之手。
他好不容易才逃出了机场,逃出众人的视野,在这里闲逛,悠游自在的闲逛,大家都知道他要去学院办公室,然后把办公室那栋楼围得水泄不通,他干脆众人皆醉我独醒,偏不去办公室,校园这么大,不动用监控系统,别人休想找到他。
他后知后觉间来到了教学区,一排排教学楼整整齐齐地站在校园的土地上,鳞比栉次,仿佛是一本本干干净净内容充实的书籍摆在那里,让你毫不犹豫地就想去翻阅它。
叶临穿过教学楼宽敞的一楼大厅,往更深处走去,虽然说这座学院采用的风格有着现代气息的潇洒与飘逸,但至于细枝末节的地方,丝毫少不了一些花花草草的装饰,赋予这些现代的一点生机和鲜艳,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学院在地域的基础设计上,起码可以容纳多达20万的学生,虽然学院在去年9月份只招收了5万,但也许是因为暑假的原因,这些原本繁华喧闹的校道此时此刻空无一人。
一袭白衣的叶临穿过地板砖可以用来当成镜子照的一楼大厅后,又一栋新的大楼出现在眼前,上面有一个白色黑边的牌匾,而牌匾里的白色一片又用黑色的墨笔轻扬着三个叶临再熟悉不过的大字——图书馆。
这一个牌匾黑白分明,虽然不华丽,但却有着一股朴素娟秀的美。果然,推开图书馆的大门,一阵古色古香的墨香味扑鼻而来,好闻至极,仿佛是到了文人墨客的书房里一样。
图书馆里一个人都没有,空空荡荡的,而里面的书籍却浩瀚如大海,每一本书都能带来无穷的启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随手翻来一本书,感悟着一句句深含哲理的句子,吟唱一首首浸润温情的诗歌,品味一个个烟雨迷离的故事。
叶临轻轻地抚摸着这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得跟自己的家一样,陌生得跟自己的家一样,原来自己已经这么久没回家了。
他曾经有一段时间相信,学院就是他的家,因为在学院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