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自然》还是《科学》,这是一个问题(求订阅)(5/7)

这个体系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看不到突破16%的希望。

毕竟这是模拟实验室中上千片器件得出的结论,样本数量已经足够大了。

于是,许秋决定暂时把现实中叠层器件的优化工作和重复性实验工作,转交给莫文琳进行。

想要进一步提升叠层器件效率,许秋构想中的一条可行路径,是保持现有的-底电池不变,使用其他课题组开发的近红外受体材料,去取代顶电池中的-4。

现在模拟实验室中,模拟实验人员已经把包括i8在内的,几种许秋选定的近红外非富勒烯材料给合成了出来,并开始正式的进行叠层器件性能摸索。

而现实中邬胜男那边的进度比较慢,几种材料合成的进程大约七成。

很正常,现实嘛,不能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周一,组会。

钙钛矿团队首先汇报。

基于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半透明器件,吴菲菲的文章已经写好投出,孙沃二作,于娅和邓虎两个本科生混了个三四作。

另外,因为上周许秋做器件没有做太猛,给他们留了一些空间的缘故,所以孙沃一共制备了三批基于二维钙钛矿的叠层器件。

继上上周孙沃把叠层器件效率从8%突破到9.6%以后,上周他们再次把效率突破到了10.1%,现在效率的增速已经明显开始放缓。

吴菲菲看到二维钙钛矿叠层器件不太能出大文章的样子,于是打算到新的领域里面寻找机会。

这回,她瞄准了之前孙沃做过一段时间的锡基二维钙钛矿体系,进行了文献汇报。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锡基二维钙钛矿发了一篇《科学》。

国内的一个团队把锡基二维钙钛矿器件的效率做到了12%,而之前锡基二维钙钛体系的效率,经常性的只有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零点几,算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锡基钙钛矿材料的主要优点就是没有铅,毒性很小。

同时二维的结构又赋予了它较高的稳定性,因此是一个比较完美的钙钛矿光电材料。

之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效率比较低,现在国内的团队取得了突破,吴菲菲也想着进去掺一脚,看看能不能搞点成果出来。

当然,吴菲菲没有贸然的开始实验,进行尝试,她的第一步打算还是干老本行撰写这个领域的综述。

实验方面的事情,依然是交给孙沃他们进行前期的摸索工作。

段云组会处于划水状态。

现在组里热电相关的工作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虽然吴菲菲经过交接,继承了一些热电相关的知识,但她平常主要是在做她更加熟悉的钙钛矿领域。

上周段云回去和台城那边的职业技术学院谈了谈,了解到的情况是,实验室启动经费50,要绑定八年不能走人,60的安家费,分五年发放每年十二万,事业编制,提供租房补贴,也可以提供教职工宿舍,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给配偶解决工作……

薪水方面段云没有透露,许秋推测大概率不是很高,毕竟从对方给出的其他福利上来看,有点好的过头了……

&e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