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多铎的苦恼(2/3)
彰史可法的忠节,又拜谒了明孝陵。且改南京为江南省,以南京为中心,各重镇要道派驻八旗重兵把守并扫荡各地的抗清武装和弘光帝的残余势力。
种种举措迅速的让南京安定下来获得了南京百姓的好感,他去报恩寺上香时还引发了万人空巷,甚至还有因围观他而被挤死的市民。
平定南京以后,他不但没有自得意满的收兵还派遣尼堪、博洛等清将率兵南下继续攻略赣、闽、湘、粤、桂等省,随时准备继续南下。
但他的战略却被他那有勇无谋的哥哥阿济格打乱了,先是荆州失守,接着武昌失守,跟着襄樊也失守,长江中上游的重镇皆落入了明军手中。
南下的博洛在仙霞关无功而返时,多铎就敏感的意识到,东南恐怕守不住了。
不死心的他立即与南下的济尔哈朗联系,企图扭转不利的战局,可惜失败了。
不过他也没灰心,一边收缩兵力调整部署一边静待战机。
“战局日益不利于我大清,诸位有什么主意尽管提出来。如若扭转态势本王请报朝廷,王爵也不在话下。”多铎有些急了,自己好不容易拿下了东南精华之地,若要失去了,他很不甘心。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没有了主意。
此时的明军兵分两路,一路是长江北岸,以朱慈烺为主力,杨国威、毛方为侧翼稳步攻略两淮。
另一路是长江南岸,以秦拱明为主力从景德往宣城、芜湖方向推进。
还有一路偏师,以沐天波为主力,福建兵马为辅助在浙南袭扰清军主力。
“王叔,不是咱们不用命,实在是兵力太少了……”
说话的书多罗贝勒尼堪,他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第三子。
多铎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尼堪说兵力少,这话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在江南的八旗满打满算才三万多点,不对是因为他没算上投降的绿营,绿营可是有三十多万。
尼堪的一句话一出口,下面立即引来一片抱怨。请朝廷增援都是客气的,很多满将破口大骂绿营如何的不忠,如何的怯战。
多铎一阵头疼,满汉之争由来已久,实际上他也看不起汉人,但占领如此广袤的地方,不用汉人又不行。可汉人的表现又着实令他失望。
刚开始投降的绿营还势如猛虎一路高歌猛进,但一遇挫折绿营怯战的缺点立即暴露出来了。
如今清军在江南的颓势一显,绿营就更没用了。除了攻九江、武昌时伤亡了五万多人,其余分布在各处的绿营不是悄悄逃跑就是混吃等明军前来接收,一如他们投降自己一样也轻易的将驻守的城池拱手相让。甚至还有个别将领不满清廷给的待遇开始三心二意起来。
多铎不是吝啬那点财货与爵位而是他不想给那些人过于优厚的待遇。因为他们没有大功。你给了,满人的将领怎么办,你给不给?给,那就是滥用名爵。不给,这等于寒了自己人的心。
多铎心思一转悄悄看向投降的明臣,见他们一脸雾水的看着自己等人争吵,他不由的有些失望。
“住嘴,不是提前告诉你们要用汉人的话商议吗?”多铎立即呵止手下的怨言。
呵斥完又和颜悦色的问向洪承畴:“洪总督有何良策可以教我?”
此时的洪承畴根本没在意满将的怨言,他满脑子想着怎么让多铎留守南京。
黄郎最后的一句话让他升起了一丝希望,没人想做奴才。明廷既然让自己去做巡抚,那就说明皇帝和文官们没打算追究自己投降的罪名。不然可以给予更高的职位拉拢自己,而不是降级了事。
其次他也想为自己洗清投降的污名不让自己的老母失望。这次就是个机会。
“老夫也没有什么良策,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