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生存(2/3)

的答案吗?

行星都是绕着恒星公转的,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由于爆炸是所有恒心的最终归宿,所以在恒心旁边的行星最终也会跟着遭殃,但是行星本身应该是不会爆炸的,因为能量不足以使得自身爆炸。

“但是,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能量,居然使得行星爆炸了呢?”

墨莲想了想,很快把这个问题扔到了一边,他不是科学家,只是在茫茫星球之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的商人。

墨莲不知道的是,李安的时光机,成功了,但是也是失败了,一颗行星的能量,实在不足以满足李安制造出时光机,不过李安涉及到的理论,却是至少有着六级文明的价值!

而一颗渺小的星球上,一台高级电脑,散发着弱弱的电波!

“变成硅基生命了吗?”

在如此剧烈的爆炸之下,李安的一切也是灰飞烟灭,只留下了一段脑电波,这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而李安的脑电波,这个时候却是侵入了那个墨莲文明的电脑!

果然,变成硅基生命了,有着自己的优势啊

李安现在要考虑的是生存的问题了,硅基生命不需要消耗食物,但是,李安也不想受困于一台破旧的高级电脑上,所以,这个三级文明,就成了李安的猎物!

飞船只有一个人,而李安要做的,就是夺取这艘飞船,然后借用这艘飞船的身份,进入对方的文明,休养生息!

虽然这样听起来是十分的不可思议,你活着的时候无法打败三级文明,但是死了以后怎么就可以了?

当然,这就是硅基文明的强大,电影里面经常出现机器人统治人类的场景,也就不奇怪了。

电脑的运算能力,比人类快的多,电脑的历史那么短暂,但是他们创造的成果,比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成果还要多!

第一台计算机是米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该机使用了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造价48万美元。

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用今天的标准看,它是那样的“笨拙”和“低级”,其功能远不如一只掌上可编程计算器,但它使科学家们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革命时代。

人类的计算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代,每一代计算机,比起上一代计算机,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而进入三级文明的计算机,又会发展到哪一个地步吗?

首先,李安必须知道三级文明的计算机,到底是处于哪一个阶段的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域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因此这一时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20世纪50年代中期,晶体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生产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由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如bol,algo160等计算机高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